010-56194487 北京市东城区
100007-20信箱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学术交流 >

学术交流

传承张仲景加味逍遥散加减治疗妇人痛经

文章作者:百姓寻医问药全网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2-08-25 阅读量:

  作者:仲建霖    颐正堂中医研究所
 
  【摘要】该方是在经典方剂宋代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“逍遥散”的基础上加了丹皮、栀子两味具有清热活血、凉血散瘀的中药而成,此方被称为“女科圣药”,备受历代医家所推崇,是最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的名方“四逆散”的基础上加减而成。而近代中医学家刘渡舟老先生,也着力于《伤寒论》经典方剂的研究。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,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。临床辨证善抓主证,并擅长用经典方“加味逍遥散”加减治疗妇人痛经主要方剂。刘渡舟老先生从事中医教育三十余年,经常使用此方,在教育方面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人才,为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 
  【关键词】加味逍遥散加减;丹栀逍遥散加减;妇人痛经
 
  加味逍遥散亦名丹栀逍遥散,具有疏肝解郁、清热调经的作用和功效,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身体出现的肝郁化火,比如对于烦闷急躁、面颊赤红、口干、胸胁胀痛、食欲不振、有潮热或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、乳房胀痛和少腹胀痛都有立竿见影的疗效。各大知名院校教授专家目前临床研究也表明,它还具有抗炎、解热、抗菌、利胆、降谷丙转氨酶、抗胃溃疡、降血脂、降血压、调节妇人子宫机能的功效。所以,当身体出现肝郁气滞,或者月经改变的情况之下,可以在中医辨证后,通过丹栀逍遥散进行调理和治疗。丹栀逍遥散,是由逍遥散中当归、白芍、白术、茯苓、柴胡、薄荷、生姜、甘草加牡丹皮、栀子组成,具有疏肝健脾,清热活血、凉血散瘀的功能,用于肝脾不和证而开展肝脏火旺之证。一般诊治痛经时,常以此方为基本方,本着辨证求因、审因论治的原则,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,气滞血瘀之孰轻孰重,灵活应用加减进行治疗,结果证明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。
 
  一、经验介绍
 
  1、热性痛经
 
 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,拒按,得热加重,经量多色紫红,经质黏稠,唇舌色红,脉弦数。用此方去生姜,改白芍为赤芍,酌加地骨皮、黄芩、地榆、生地、红皮藤、活血草,以增强清热凉血化瘀止痛之功效。现代医学表明盆腔炎和子宫内膜炎之痛经,多属此种证候。
 
  医案举隅:李女士,女31岁,公务员。于2019年4月20日来医。患者月经来时下腹如
 
  作者单位:颐正堂中医研究所
 
  针刺般疼痛,按之剧痛,经量多色暗红,经质较稠,面红心烦,口渴喜冷饮,大便几天不下,唇舌稍红,舌苔薄黄,脉弦数有力。证属血为热结,经行不畅之血热痛经,治宜清热凉血化瘀止痛。该方去生姜,改白芍为赤芍,加生地、黄芩、活血草、延胡索。方剂:当归6克、赤芍12克、白术12克、茯苓12克、柴胡12克、牡丹皮12克、栀子12克、延胡索12克、炙甘草6克、薄荷(后煎)6克、黄芩6克、生地15克、活血草15克,连服7剂,腹痛消失。一直随访未再痛经,经期正常。
 
  2、寒性痛经
 
  经前或经期下腹阵发性冷痛如刀绞,腹痛拒按,得温痛减,痛甚时大汗淋漓,不知所措,四肢厥冷,经量少而有块,经色暗红,月经常错后,脉沉紧。用该方去丹皮、栀子、薄荷,酌加川芎、肉桂、吴茱萸、艾叶、小茴香、香附、延胡索、五灵脂,温经散寒、化瘀止痛之品,寒甚加附子,改方中生姜为干姜。现代医学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痛经,多属此种证候。表现以寒凝血瘀为主者,酌加乳香、没药、桃仁、三棱、莪术、血竭、苏木等活血祛瘀药。
 
  医案举隅:胡女士,女,38岁,会计。于2009年4月20日就医。患者经来下腹剧痛如刀绞,呈阵发性,按之疼痛加重,自觉下腹发凉,得热减痛,经量少而不畅,夹有紫黑血块,伴呕恶大便溏泄,月经常错后或隔月,舌淡红苔薄白,脉弦紧有力。证属血为寒凝,经行不畅之寒凝血滞痛经,治法:温经散寒行瘀止痛。该方去薄荷、栀子、丹皮,先后加吴茱萸、艾叶、小茴香、香附、延胡索、川芎、没药。方剂:当归尾10克、赤芍10克、炒白术12克、茯苓10克、干姜12克、炙甘草8克、吴茱萸18克、黑艾叶12克、小茴香20克、香附12克、延胡索12克、川芎6克、没药6克,共服7剂,温痛即消。嘱咐其下次经前3-4天继以前方服药,保暖避寒,忌一切生冷,连续调治两个月经周期而喜获痊愈。一直随访,月经按期而来,未再发生痛经之事。
 
  3、气滞性痛经
 
  经前或经期下腹及腰部胀痛,时痛时止,胀痛一并,常牵及胸胁和乳房痛,经量少而夹有小血块,烦躁易怒,喜叹息,月经常错后,脉沉弦。用该方加木香、川楝子、香附、乌药、延胡索、砂仁、郁金,以增强理气解郁止痛之效。
 
  医案举隅:仇女士,女,27岁,建筑钣金工。于2013年8月19日来医。患者月经前即感下腹和腰部憋胀而疼痛,月经来后胀痛厉害,时重时轻,胀痛重时连及胸胁和乳房胀痛,且胀重为主、疼痛为轻,经量少夹血块少量而不畅,精神郁闷,烦躁易怒,时常叹息,不思饮食,脉弦紧。证属气滞运血不畅之痛,治宜疏肝解郁化瘀止痛。用该方加香附、乌药、延胡索、郁金、白芥子。方剂:当归6克、白芍12克、白术10克、茯苓10克、柴胡18克、牡丹皮12克、栀子12克、生姜10克、炙甘草10克、香附12克、乌药6克、延胡索12克、郁金8克、白芥子10克、薄荷(后煎)6克,连服7剂,胀痛即停止。连续此方连续治疗两个月经周期而获治愈。一直随访未再痛经,经期正常。
 
  4、血瘀痛经
 
  经前或经期下腹持续疼痛而拒按,疼痛厉害兼胀感,经量少而不畅,夹瘀块,色紫黑,血块出后疼痛减轻,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紫点,脉沉涩。用此方改白芍为赤芍,少量加桃仁、川芎、五灵脂、红花、牛膝、延胡索、益母草、香附,瘀重则加少量莪术、三棱,以增加行瘀理气止痛之效。
 
  医案举隅:周女士,女,29岁,纺织工。于2006年9月3日来医。患者经前即感下腹疼痛,经来后疼痛加重,持续性按之加重疼痛,经量少、色紫暗夹有瘀块,瘀块出后疼痛即减轻,夜难入睡,舌边有瘀点,脉沉细。证属瘀血内阻经行不畅之血瘀痛经。用该方去薄荷、生姜,改白芍为赤芍,加延胡索、川芎、红花、牛膝、桃仁、益母草、香附。方剂:当归尾12克、赤芍12克、白术12克、茯苓12克、柴胡12克、牡丹皮12克、栀子8克、炙甘草10克、川芎6克、五灵脂12克、红花12克、川牛膝6克、桃仁10克、延胡索12克、益母草20克、香附6克,共服7剂,腹痛渐渐停止。嘱咐其下次经前3-4天继续照前方服药,如此连治一个月后月经周期正常。一直随访,未再痛经。
 
  5、气血虚弱性痛经
 
  经后下腹隐隐作痛,喜暖喜按,得温疼痛减轻,手按则舒,经色淡红而量少质稀,伴头晕,心悸,神疲乏力,唇舌色淡,脉虚弱。用此方去薄荷、丹皮、栀子、柴胡,加小茴香、党参、熟地、肉桂、艾叶、黄芪、香附,以补气益血、温通止痛之效。
 
  医案举隅:田女士,女,41岁,生二胎1年余,职工。于2017年11月7日来医。病者每次月经后即感到下腹有空虚感,似痛非痛,双手按之则舒。这次月经后下腹空虚感加重,且隐隐作痛,温按痛减,经量少而质稀,月经色淡红,腰膝酸软,神疲乏力,心悸多梦,舌质偏淡,脉虚细。证属气血两空虚、血海匮乏不能滋养胞宫之虚性痛经。用此方去薄荷、丹皮、栀子、柴胡,先后加黄芪、党参、香附、熟地、艾叶、菟丝子、柏子仁。方剂:当归12克、白芍10克、白术12克、茯苓12克、黄芪15克、党参15克、香附8克、熟地12克、艾叶6克、菟丝子15克、柏子仁20克、生姜10克、炙甘草10克,总共服9剂,腹痛停止,继而好转。嘱咐另经常服人参健脾丸继续巩固数月,症状完全消失停服。
 
  二、小结
 
  1.上述五种证候,不可分开辨治。因为气血运行不畅是痛经的主要病机,气血关系最为密切,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凝,气滞与血瘀常常二者兼见,且关系密切。经血不得畅行,不通则痛的说法。故在治疗时化瘀切记理气,理气当记化瘀,总以通调气血为要,只是气滞与血瘀之孰轻孰重当须明辨,用药有所侧重而已。临床上,以肝郁脾虚而火旺证偏多,且实性痛经多夹血瘀,虚性痛经多兼肝肾不足之象。临床结果,痛经多见于青中年妇女,且病程越长疗效越低,病程越短疗效越高,疗程长则疗效好,疗程短则效果差。本人认为,在经前三到四天开始服药,一直服至月经净(大约服9剂),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最好,大多数可获痊愈。如仅治一次痛止便罢,下次经前不再继续治疗,往往日后痛经复发,故对此病应早治并连续治疗,可收良效。另外,上述五型辨治中所列加减用药,不一定全部加入,应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程度和疼痛之轻重,酌情选加2~3味,药量的大小根据病人在病情而定,一般10克左右为宜。
 
  2.妇人痛经兼证较多,难以辨清症候。为取得更好疗效,除按上述五型辨治外,随兼证加减用药亦属重要。常遇到的有如下几种情况:
 
  ①疼痛剧烈者酌加香附、乌药、乳香、没药、延胡索、五灵脂;血块多者加丹参、泽兰、益母草。
 
  ②伴头痛者酌加川芎、菊花、藁本、白芷。
 
  ③腰痛甚者酌加杜仲、川断、寄生、狗脊、补骨脂、菟丝子。
 
  ④伴恶寒发热者加羌活、防风、桂枝;伴发热者加银花、连翘。
 
  ⑤伴呕吐兼发热者加黄连、竹茹;兼寒者加吴茱萸、半夏、陈皮、紫苏梗。
 
  ⑥合并子官肌瘤者加昆布、海藻、三楼、莪术、牡蛎。
 
  ⑦伴白带量多清稀者加苍术、山药,量多黏稠臭秽者加土茯苓、黄柏、苦参、龙胆草。如妇科检查有子宫发育不良者加巴戟天、淫羊霍、紫石英。
 
  ⑧合并子宫肌瘤者加昆布、海藻、三楼、莪术、牡蛎。
 
  总之,加味逍遥散加减要根据患者病情辨治,加减得当,辨证准确,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疗效,从而解决病人的痛苦。
 
  参考文献
 
  [1]刘景源.太平惠民和剂局方[M].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7.
 
  [2]李国华编译.张仲景伤寒论[M].中医古籍出版社,2013.
 
  [3]侯泽民,张蕴馥,张鲜,刘渡舟.伤寒临证带教笔记.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2.